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流逝的古典 黄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流逝的古典      黄晖

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1.请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写听“老教授的课”的作用。

3.段“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中“抚摸”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4.文章第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原因。

5.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幻想芦塘旁边的亭亭玉立的女子,从而产生淑静,典雅的感觉。

B文中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C只有多读古书,才能让“古典”不至于流逝。

D本文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古典珍贵无比的价值。

E李白的《古风》言近旨远,语短情长,极具艺术魅力和震撼力。

F文章由“读”入“思”,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考。

6.根据全文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举例谈谈“古典”给你带来的独特体验。

 

1.运用排比,层层铺排,集中表现了古典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 2.(1)以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2分)。 (2)暗扣标题(或照应标题),“午后的阳光” “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正在慢慢消逝(1分)。 3.“抚摸”这一满含深情的动作,(1分)体现了作者用心体验,感悟之深,能感受到古典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1分)表现了作者对古典书籍的挚爱之情。(1分) 4.现代的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1分)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1分) 5.B F 6.评分标准:举例+作品内容概括1+1分;阅读体验2分,古典内涵1分。 “古典”内涵:(1)“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2)古典的魅力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3)它们蕴含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4)那些古典的文字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 【解析】 1. 试题分析:画线句子是对前一句“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的具体阐释:《诗经》、《楚辞》是先秦的精髓,唐诗宋词是唐宋的精髓,明清小说是明清的精髓,它们是撑起那个时代的魄力。排比句式,更加充分地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解答语句的表达效果题时,要先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是教授的讲课让我产生幸福、静谧地感觉,它是我对古典深刻感悟的直接动因;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位于文章开头,即照应标题,又给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了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解答“作用”类题目,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中“抚摸” 的意思是“用手轻轻地按着,来回移动”,抚摸的对象是“书脊”, 作者“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是抚摸这个动作带来的直接体验。作者为什么要“抚摸”,表现了作者对古典书籍的挚爱。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先解释词语的本身所饱含的意思,再分析体现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再分析词语在语段中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扣住第⑥段“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句子,进行分析,前一句揭示的原因是人们被物欲左右,后一句言外之意是现代人与古典无法水乳交融。解答此题时,要扣住文本分析,注意抓关键句,重点句,由“实”而“虚”,进行提炼。切不可脱离文本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A项,原文是“‘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是“古典”而非题干所说“芦塘旁边的亭亭玉立的女子”;C项,无中生有;D项,文中无“说明”,以偏概全;E项,“言近旨远,语短情长”是“古典”而非“李白”,故意混淆。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此类题目要注意几点:一是审清题干,看清题干潜台词,明确探究点;二是掌握“多角度”探究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要观点明确,切记模棱两可。答题思路:举例+作品内容概括;阅读体验+古典内涵。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性美是天然的璞玉,不事雕琢而有朴素的美丽。在平常人的平凡生活中,不乏人性的美丽,只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人性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又有谁给了你人生的启示?

请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或心理等,凸显人物个性。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中不能出现学校、地域等显示考生真实身份的信息

 

查看答案

从下列文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建设工程采用总包形式,开发商在会计核算上无法将车库的建设成本与其它建设成本相区分。而法庭如果要确定开发商是否将车库成本纳入商品房成本,应由有资格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核来确定。而这无疑会增加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并且与实践中通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相违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

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