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性美是天然的璞玉,不事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性美是天然的璞玉,不事雕琢而有朴素的美丽。在平常人的平凡生活中,不乏人性的美丽,只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人性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又有谁给了你人生的启示?

请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或心理等,凸显人物个性。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中不能出现学校、地域等显示考生真实身份的信息

 

人性的光辉 人性具有无比强悍的力量,宇宙间没有任何的力量能比它强大——它,就是人性的光辉。 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快乐,但它也给予我们挫折与坎坷。 每个人生活的路都不是相同的,所以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同的。因而,只要感觉有些差异,结果也许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伦,拥有众人倾慕的财产权利和荣誉,但他却一直认为生活是暗淡无光的。 美国著名的作家海伦,集盲聋哑与一身,克服重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然后有感而发:“生命是如此绚丽多彩”。 的确,路不同,感觉和结果也不同。 生命的悲惨是我们永远也难以预料的。呱呱落入尘世间的婴孩,也许因深知眼前的磨难袭来,所以流泪不止。但没过多久,他们却又笑了。那是因为他们被周围的“人性的光辉”所照耀,让他们得到了战胜恶魔的自信心,以及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力量。 人性的光辉,就像我们所需要的太阳能一样,它们都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最终来源。 人性的光辉,引导你走向光明的大道,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在道路上为你提供一切所需,伴随你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辉煌。 阴暗的天空中,会时而显现着光辉。只要你期盼着它,它就会跟随着你,在你的浸润下,就会变得很亮很亮,以至于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光明,给整个人类谋来幸福。 司马迁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史记》;孙膑在膑刑后,编著了世人钦佩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数年,终于灭掉吴国;面壁静修的达摩,排除了恶念邪念等外界的一切,终成正果;明太祖朱元章,乞丐出身胸怀大志,成就帝业。这无不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无不说明人的法力。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性是最理智最前卫的思想,人性的光辉是最璀璨最耀眼最强悍的力量;所以说,人性的光辉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它是你永恒的动力源泉。 人性的光辉啊!你是多么的伟大呀!失望时你给人们的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快乐时你与我们同乐,痛苦时你和我们共同挺过。 人性的光辉啊!你是理想的基石,你是腾飞的翅膀,没有谁能阻止你向前向前奋飞的力量! 文章开头阐述中心论点:“人性具有无比强悍的力量,宇宙间没有任何的力量能比它强大”接着分析问题,通过举出海伦的例子,论证“每个人生活的路都不是相同的,所以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同的”,接着联系历史,从正面加以举例分析,举出司马迁、孙膑、达摩、朱元璋的例子加以论证。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文题中的“人性”应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光辉”应指“闪烁耀眼的光”。“人性的光辉”这一文题的写作,完篇易而出彩难矣。难在何处?难在个性,难在深度。“个性”从何而来?一来自独特的素材,二来自独到的视角。“深度”从何而来?要透过人的立身行事,烛照出其合“情”合“理”之处。洞察出其“正常的感情和理性”的必然性,从而彰显出其“人性”的闪光度。当然,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说。可以将“人的本性”置于“特定的处境”之中加以表现和审察。但如果在。正常的处境中来表现“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是十分费力而又很难出彩的。因为这太“正常”了。只有将“人的本性”和“特定的处境”的反差拉大。“人性”才会彰显得越明显、越充分,剖析得越清晰、越分明。若如此,“光辉”自会水到渠成,熠熠生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列文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建设工程采用总包形式,开发商在会计核算上无法将车库的建设成本与其它建设成本相区分。而法庭如果要确定开发商是否将车库成本纳入商品房成本,应由有资格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核来确定。而这无疑会增加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并且与实践中通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相违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

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泊白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②。与鸥分渚③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杜鹃④。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②暝烟:傍晚的烟霭。③渚:水中小块陆地。④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2.“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