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

文言文阅读。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儿戏害其国,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 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尤物不足以为    病:祸害         B.然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          角:较量        D.以其所有          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 儿戏害其国        捕系死      B 轻死生重于画        不患贫患不安

C 人取去            我呼入       D 譬之烟云过眼        不知东方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足以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 其身

C 富贵而厚于书                   D 庶几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 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 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 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平居攘去膏粱”中“膏粱”指                   ,后来我们用膏粱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我们用                借指平民,用缙绅借指             (3分)

6.你是否赞成苏轼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观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4分)

 

1.B 2.C 3.C 4.D 5.精细的食物 布衣 官宦 6.赞成,苏轼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意思是,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也就是说可以欣赏喜爱一样事物,但不可以沉溺其中,玩物丧志。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B项“然去而不复念也”中的“去”如解释为“归去”在文中讲不通,因为此句前面说的是“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联系句意可以推测“去”应解释为“消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本题涉及的虚词有“以”“而”“为”“之”,都是常考的虚词。A项两个“以”解释为“因为”。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两个“之”都放在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第一个“为”表被动,解释为“被”;第二个“为”介词,替。故选C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本题题干中问的是“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可见是考查实词的用法,这主要与实词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有关。本题选项中涉及的实词都是形容词。ABD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悦”译为“使……心情愉快”,“凶”译为“使……受害”,“全”译为“使……全”;C项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薄”,以……为薄,轻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D项“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与原文不一致。原文说的是“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学生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和现今保留的词语来理解“膏粱”的意思。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 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例如《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膏粱、锦绣形容吃喝穿戴奢侈华贵。“布衣”在《出师表》中出现过,“臣本布衣”;“缙绅”在《五人墓碑记》中出现过。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答题的模式。赞成或反对1分,解释“留意于物和寓意于物”的含义1分,(解释正确,前面的赞成或反对方给1分,无解释或解释不对不给分)谈理由(可以从危害)2分, 言之成理便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蜡制的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生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它,等到消失之后就不再记挂它了呢?”。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13分。

甲:夜宿七盘岭①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乙: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②君平:西汉严遵的字,严遵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两首诗都是近体诗,而且都属于近体诗中的          。其中甲诗的第        句是押韵的,这首诗共有       联是对仗的。(空处填入数字)(3分)

2.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彼刻的心情。

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

C.“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

D.“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作者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

3.下列诗句中。和甲诗颈联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试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颔联的异同。(4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童话《绿野仙踪》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桃乐丝、狮子、机器人、稻草人前往翡翠城寻找奥芝大法师,希望从他那里获得解决难题和达成愿望所需要的勇气、决心和智慧等。奥芝大法师只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法则——达成所追求目标的力量,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本身都有力量来解决问题,法师是帮不了什么忙的。这就是能为自己开启新生命力量的奥芝法则。

请你把握上述材料的内涵,明确立意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查看答案

在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阐释原因的句子,要求语句精炼,衔接自然,合情合理,且每句不超过15个字。(4分)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4分)

①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各地举办各种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②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标语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的原因是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③中国的未来必将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④但是当下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是新一代的中日民众如何铭记那段血的历史? ⑤每年一次的国家公祭日将成为他们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不仅孩子们会在教科书中读到那些历史,更会在这种举国公祭的共鸣中感知历史,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去追求自己的中国梦。

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