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今天,一个新的领域在揭开第六感——道德感(是非观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①今天,一个新的领域在揭开第六感——道德感(是非观念)的面纱。人们的道德直觉已经在实验室里、互联网上和大脑扫描中被抽离出来加以研究,人们更试图以博弈论、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生物学来分析道德直觉。

②“有两种东西,我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就越是使我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爱慕和敬畏,”康德写道,“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如今人们越探索道德准绳,心里就越发感到敬畏,至于是否还能爱慕就不得而知了。道德感(是非观念)原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结构,不仅如此,它还体现出了自身进化的历史和它的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③要承认人的心理有专门的一部分作用于道德,就得先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既定的道德评价与他们对其他事物的成见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道德化(moralization)是一种心理状态,就像一个开关,可开可关。当这种道德开关被打开的时候,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便驾驭了我们的思考。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将某些行为视作是不道德的,而不仅仅是难如人意的,或不合时宜的,又或者是不太明智的。

④道德感的首要特征是:被援引为规则的道德信条通常被视作是普适通用的。比方说,禁止劫掠、禁止谋杀,这不会被人们视作一种当地风俗,而更具普适而客观的公允。

⑤道德感的另一项特征是:人们觉得那些犯下不道德罪行的人理应受到惩罚。对那些违反道德律的人施加人身伤害仿佛是天经地义的;相反,让他们“侥幸脱逃”才是一种过错。因此人们可以毫无不安地奉上帝之名或假国家之权来伤害那些他们认为不道德的人。伯特兰·罗素曾写道:“让道学家们兴奋不已的,莫过于心安理得地对人施以残暴——也正因此他们才发明了地狱。”

⑥我们都体会过当心中的道德开关被打开时的感觉——正义之光在闪耀,愤怒火焰在燃烧,有种力量在感召。心理学家罗津(Paul Rozin)曾经设计了一组对照,研究举止相仿却具有不同的“道德触发法则”的两类人,以此来探索触发道德感的开关之所在。健康素食主义者为了实际的目的而避免食用肉类,比如为了降低胆固醇,避免摄入毒素。而道德素食主义者禁食肉类则是出于伦理的原因:不做屠夫的帮凶。而当他们被问及对肉食行为的感受时,罗津指出,道德动机的不同引发了见解的重重差异。道德素食主义者倾向于视肉类为污秽之物,他们也更倾向于认为人人都应当是素食主义者,他们还会给他们的饮食习惯添上德行的色彩,比如坚信素食可以使人远离兽性,不起恶念等。

(选自史蒂芬·平克《道德本能》)

1.从原文看,下列对“道德感”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非观念,过去人们虽然知晓它的存在,但是未曾进行过深入的科学研究。

B.道德感的结构相当复杂,这导致宗教等特殊团体有时会利用道德感来伤害他们所认为不道德的人。

C.道德感一般不存在种族、国家、阶层的差异,它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而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性。

D.道德感强调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人们在受到道德感的激励时,心中往往会充满正义的力量。

2.从原文看,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化心理状态形成之前,人们是从愿望等角度分析看待具体问题的。

B.道德化心理状态形成之后,人们是从道德的角度思考判断具体问题的。

C.道德化决定道德感的存在与否,在它形成之前并不存在道德感的概念。

D.道德化决定道德感的呈现与否,在它形成之后人们开始进行道德评价。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已在实验室里通过神经科学等方法研究道德直觉,以期揭开道德感的面纱。

B.康德曾经爱慕和敬畏的道德感,现在已经失去值得爱慕这一特性,但仍令人敬畏。

C.地狱的存在并非只是出于宗教的幻想,它的存在还曾被用来加强道德感的权威性。

D.两类不同素食主义者在行为和观点上的巨大差别,有助于人们探索道德感的奥秘。

 

1.B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B“这导致”说明前后句存在因果关系,但这一点在文中缺少相关信息。A见第1段第1句“新的领域”;C见第4段“普适通用”、“普适”等词句;D见第5段第1句和第6段第1句。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道德感始终存在,只是在“道德化开关”打开之前,暂时不起作用。理解文中重要语句有三个注意。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见第5段后2句。A“已在实验室里通过神经科学等方法”中“已在”二字不妥,见第1段“人们更试图以博弈论、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生物学来分析道德直觉”中“试图”二字;B“现在已经失去值得爱慕这一特性”不妥,第2段只说“至于是否还能爱慕就不得而知了”;D“在行为和观点上的巨大差别”中“行为”二字多余,第6段说“举止相仿”。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遇事忍耐的国人

林语堂

遇事忍耐是中国人最昭著的特点,我认为这是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中国人心理构造的必然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与社会中并时时受其影响。可以说,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又是家庭制度的产物,而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中国景泰蓝一样举世无双。我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和污辱,犹如小鱼投入大鱼之口,或许我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小一些,我们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然而这种对苦难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家伦理学谆谆教诲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我并不是说这种道德不是中国人的伟大品质,耶稣说“为温顺者祝福吧,因为他将继承整个世界”。但中国人把忍耐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并有意识地反复向后代灌输。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种美德的学校是中国人的大家庭,这里有一大群的姑嫂媳妇、姐夫妹夫、内兄内弟、大伯小叔、父亲儿子等等,他们每天在相互忍让之中学得了这种美德。他们从孩提时起,就从实际的需要和父母的教诲之中,学到处理人际关系必须互相忍让,相互调整。这种深刻、缓慢、持久的熏陶对人们性格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

唐代有位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不已。唐高宗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宰相唤来纸笔,挥毫写了一百个“忍”。中国人并不认为“忍”是家庭制度的一种不幸,相反,他们一直对它表示钦佩。“百忍”这个词现已进入道德谚语之列。大年除夕,把它写上红纸,贴上大门,比如“和气生财”,“忍为家训”等等。如果这种家族制度继续存在,如果社会仍不充分重视个人的价值,而认为人只有处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是完美的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忍耐必须被看作一个最崇高的道德,并一定要成长于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中,在这里,它确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1.联系全文,概括中国人“忍耐”的几种表现。6分

2.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3.作者曾写文说遇事忍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请分析概括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遇事忍耐”的优点和缺陷。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无畏的腿

长途汽车在经过道口时遇上了歹徒。

那个歹徒的脾气很,他抢了十几个包后并不离去,而是狂傲地冲乘客们说:“你们都是一群胆小鬼!” 被抢的乘客惭愧地低下头。事实上,当他们看到歹徒满脸横肉、眼露凶光时,他们都怯懦了,有人甚至主动把包送了上去。

歹徒晃晃雪亮的匕首冲乘客们喊:“都下车!下去!”

乘客们一个一个往车下走,最后,连司机也被赶了下去。

歹徒站在大家面前,不住地吼着:“真是胆小鬼,一群胆小鬼!都给我蹲下!”

乘客们开始一个一个地往下蹲,歹徒目光一转,发现一个人一直笔直地站着,那是个身形瘦小的中年男人。歹徒奔到他面前,吼道:“蹲下!”

那人嘴角一撇,一副不屑与歹徒说话的样子。

“气死我了!”歹徒将匕首在那人眼前划了几下,而那人连眼皮都没眨。歹徒挥着拳头,朝那人头顶砸去。但是,那人神色如常。

拳头悬在了半空。歹徒说:“你装什么装?你是不是知道斗不过我,索性不和我斗?”那人淡淡一笑,说:“你真以为我没有胆量吗?”口气中充满了嘲弄。

歹徒暴跳如雷,脸上青筋突突直蹦,吼道:“我身材比你魁梧,我不会和你比摔跤的。你说,你有什么可比的方式?只要你能证明比我有胆量,我不但饶了你,还丢下这些皮包,从此再不抢劫!”

歹徒的声音像打雷一样,轰轰直响。

这时,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那人目光一亮,突然跨上几步,把一条左腿横在轨道上,朝歹徒说:“来吧,和我一样做。”

列车轰鸣着逐渐逼近,歹徒脸色苍白,瞳孔张大,缩小,张大,又缩小。终于,脑袋垂了下来。他以前自以为胆量过人,甚至多次在光天化日下作案,原来遇到的都是一些懦弱者,现在他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他胆量大的人。

“你胜了。”歹徒软软地说。

那人淡淡一笑,收回左腿。

等列车呼呼地开过去,歹徒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抢来的皮包都归还了乘客,临走,还丢下了那把匕首。

“我会重新做人的!”走出很远了,歹徒突然举着双臂,大声叫着。

长途汽车继续启动了。

车上,乘客们不住地关心起那人的腿,并向那人道谢,纷纷赞扬他的胆量。

那人站在车门前,对乘客们说,我让你们看一样东西。说着,他挽起了自己的左裤筒。乘客们大惊,原来,那是一条假肢。

乘客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脸色开始明朗,有人甚至拍拍他的肩,说:“你小子,怪不得胆子这么大。”

那人淡淡一笑,下车而去。

事实上,他自己知道,几年前,在刚才的出事地点,也出现了刚才的一幕,他也是选择了那种方式,将一个狂傲不可一世的歹徒震慑住了。

只是那次,他的左腿是真腿。

1.请分别写出文中加点词“怪”和“怪不得”的含义(6分)

2.文章三次出现“那人淡淡一笑”这句话,每次的“笑”都是怎样的笑在文中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5分)

3.从文章来看,你觉得歹徒是个怎样的人乘客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5分)

4.文章最后一段“只是那次,他的腿是真腿”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韩愈《师说》)

3)人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各抱地势,         __       。(杜牧《阿房宫赋》)

(5)余音袅袅,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        ______。   (朱自清《荷塘月色》)

(8)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2.颈联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古渡口什么特点?(2分)

3.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