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有人感觉生活无比痛苦,便向盟鸥禅师请教,禅师低眉顺气,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淡然的生活 淡淡的欢喜,淡淡的感动,淡淡的日子,淡淡的心情,就这样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情淡淡的生活下去,不再去想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烦心事。沉浸在闲然的舒适生活中,漫步在海边,让那清爽的海风轻抚自己的脸庞,吹走一切的不愉快。 也许生活并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请不要继续把自己封锁在忧郁的牢房里,打开窗户,透透空气,晒晒阳光,闻闻花香,你会发现原来生活这般美好。 穿梭在钢筋混凝土式的森林,于喧嚣繁闹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抬头仰望那些飘逸的云朵,在飘然中释放自己一时的情愫;闲情散步于丛林中,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拥抱整个世界;听着舒缓的音乐,沉浸在美的音符中,让优美的旋律激荡起我平如止水的心境。悠然的心情,淡然的生活。 韶华易逝、浮华掠影,一切的曾经只会化作永恒的回忆,久久的隐藏在那个不为人显知的角落。记忆的寒暄,承载了点滴苦涩,于余晖落尽之时挥去了无限的美好,在昼夜交替的一刹那恍离了无限的想象。 颓唐的冬影遗落了旧年的守候,初春的暖日绚丽了往日的阴冷。春日暖阳,仿佛好久没有显现那婀娜的娇姿,舞动在温柔的绮梦中,睁开朦胧的双眼,飘渺的没有丝丝浮云随这一季严寒漂流。尽情的享受久候的初春的阳光,不再与过去那些忧伤的文字再有任何联系,也不再想冬日里苦涩的回忆,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让那不愉快的曾经冻结在百年冰窖中,不再融化。 有一种幸福叫做糊涂,没有必要明白为什么,只要坚持就好,也不要刻意去看清事情的原貌,因为那会让你失望,糊糊涂涂坚持到最后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也有一种生活叫做淡然,淡然处事、坦然待人、悠然生活,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以一颗平平淡淡的心去接受世间万事万物。不再去与他人斤斤计较,因为那只会让自己更自私;也不再抱怨该得到的没得到,该失去的早已失去,因为那只是一种借口,目的是为了掩饰你的不努力;更不要整日的生活在担忧中,畏手畏脚,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大胆的创新,勇敢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要沉溺于那些无用的担忧中,成功就是那么简单,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 恍若隔世的懵懂,飞速辗转的流连,但愿一切只在淡然中度过,不再追求繁华落梦。追忆的流年,点缀了我的笑容,使我明白简单也是一种淡然,淡然也是一种幸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则材料,学生或许可以确定诸如“牢骚”“羡慕嫉妒”之类的观点,但结合两则材料,重点还是应该落在“淡然的生活态度”上面。生活中很多人因感觉不平而心生怨恨,因牢骚太盛而感觉痛苦,而解决这种痛苦的方法,则是要遵从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沉稳。原材料中“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禅师”“低眉顺气”地道出都是表明一种正确心态。写作时关键要深层挖掘,对人们为何会不“淡然”以及如何才能“淡然”最好能有独到的分析,而不能只停留在搜集人物事例展示淡然的生活态度上。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当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就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似的。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秋天

李广田

①春天是走向的路,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②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③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作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④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

⑤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

⑥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爱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于一九三0年十二月

(选自《李广田文集》,有删节)

1.文章以“秋天”为题,开篇为什么要写夏天和春天?(4分)

2.简析“他们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这句话含义。(5分)

3.简析文中多处提到“一只黄叶”的妙处。(5分)

4.秋天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并联系实际,任选一点谈谈你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的文章,其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1)   。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    (2)    。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   (3)     。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1.本文节选自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文章首先通过              ,来判断儒家不是宗教,然后指出道教与道学、佛教与佛学的区别,并顺势说明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探究其原因,在层层剥析之下,最终揭示             

2.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欲望,人类可以通过按照哲学去生活来满足这种追求。

    B.中国人最不关心宗教,但对其他民族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最重要、最迷人的一部分。

    C.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这是因为这种爱不是超道德的。

    D.道教的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这很明显是反乎自然的,而道家的观念恰好相反。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第六自然段中(1)(2)(3)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1)宗教价值         2)超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B.1)准超道德价值   2)道德价值        3)宗教价值

    C.1)准超道德价值   2)宗教价值        3)道德价值

    D.1)宗教价值         2)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                  ,得仙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2)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合百草兮实庭,                     。(屈原《湘夫人》)

(4)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

(6)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7)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8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4分)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