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中学左岸文学社邀请到四川著名作家罗伟先生来校指导,下面是社长的开场白,请指出 ...

某中学左岸文学社邀请到四川著名作家罗伟先生来校指导,下面是社长的开场白,请指出

其中用语不得体处并修改。(至少五处)(5分)

春风送爽,百花飘香,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罗伟先生莅临我校指导。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寄送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先生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抛砖引玉吧。有请先生。

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将_______改为_______。

 

⑴将 两位 改为 两个 ; ⑵将 他 改为 罗先生 ; ⑶将 拜读 改为 阅读、浏览 ; ⑷将 大作 改为 拙作 ; ⑸将 抛砖引玉 改为 指点迷津 。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得体”是语文考试中的一种题型,通常会考通知中的语言得体、演讲稿中的语言得体、对话中的语言得体、请柬中的语言得体等。通常是要考生改正错误的或不得体的表达。错误通常的形式是:说的话不符合人物身份(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等)、用词不符合语境(演讲稿过于口语化、人物对话过于书面化等)。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5)注意谦辞和敬辞的使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流水和高山

赵  丽  宏

在宁静的西湖畔,凝视波光潋滟的水面,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九寨沟,欣赏那些水晶一般清澈晶莹的流水时,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黄山,惊叹着群山千姿百态的变化时,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黄河边上,看那浑浊的急流翻卷着漩涡滔滔奔泻,我的心里回荡着音乐。

在峨眉山顶,俯瞰着在翻腾的云海中起伏的群山,我的心里回响着音乐。

坐船经过长江三峡的时侯,面对着汹涌的急流和峻峭的危岩,我的心里回响着音乐。

  ……

面对着流水和高山,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们是贝多芬和莫扎特。

记得很多年前,在一些愁苦的日子里,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倾听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听这些优美的钢琴曲,如同沿着一条迂回在幽谷中的溪涧散步,清凉晶莹的流水洗濯着我的疲惫的双脚,驱散了我心头的烦恼。

莫扎特的音乐如同清澈的流水,在起伏的大地上流淌。这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然而它们永远不会失去控制,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节奏,它们在风景如画的旅途上奔流,绿阴在它们的脚下蔓延,花朵在它们的身边开放,百鸟在它们的涛声中和鸣,有时,也有凄凉的风在水面吹拂,枯叶像金黄的蝴蝶,在风中飘舞……

曾经听到一些自称喜爱音乐的人宣称:不喜欢莫扎特。莫扎特太甜美。仿佛喜欢了莫扎特,就是一种浅薄。这样的看法使我吃惊。创造美,竟然可以成为一种罪过,岂不荒唐。我听过莫扎特生前创作的最后几部作品,他的第四十交响曲,他的《安魂曲》。这些在贫病交迫的境况中写成的音乐,把忧伤和困惑隐藏在优美迷人的旋律中,听这些旋律,只能使人对生命产生依恋,只能对生活产生憧憬。一个艺术家,面对着穷困和死神,依然为世界唱着美丽的歌,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把这样的境界称之为“浅薄”,那才是十足的浅薄。

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奋。即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激情?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以宽广深沉的大地为基础,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它们像自由不羁的苍鹰俯瞰着大地,目光里出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苍凉,是人世间的沧桑和悲剧。只有那些博大的灵魂,才可能描绘这样气势浩大的景象。

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他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便是倒映着清朗月色的高山湖泊,他的那些优美的钢琴三重奏,便是清澈的山涧,在幽谷中蜿蜒流淌……当音乐跌宕起落,震天撼地时,他的山峰便成了洪峰汹涌的峡谷,轰然喷发的火山。

听莫扎特的音乐,你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犹如面对着水色潋滟、风光旖旎的湖水。你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他的音乐中,让想象之翼作彩色的翔舞。

听贝多芬的音乐,令人激动,令人坐立不安。在那些跌宕起落的旋律中,你仿佛急步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路边万千气象,让你目不暇接。你也很可能产生这样的担忧:前面,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悬崖,会不会一失足跌落进万丈深渊?

这样的境界,都是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

是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常常使我想起中国的李白和杜甫。李杜之间的友情一如高山流水,绵延不绝。莫扎特和贝多芬也是同一时代的两位大师。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是长者,是前辈,在艺术上,贝多芬对莫扎特满怀敬意,称他是“大师中的大师”。而莫扎特生前听到尚未出道的贝多芬的曲子后,也曾真诚地预言说:“有一天,他会名扬天下。”较之李白和杜甫,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的交流也许更少,两人之间大概也谈不上有什么友谊,但是作为音乐家,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早巳远去。欣赏音乐的现代人恐怕不会去计较作曲家当时的身份,重要的是音乐本身,如果音乐家在作品中阐述了他对美的特殊理解,倾诉了他美妙的真情,那么,他的音乐就会长久地拨动听者的心弦。因为,他留下的旋律,是人类的心声,是美好感情的结晶,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世事的更迁而变色。最无情的是时间──多少名噪一时的艺术,被时间的流水冲刷得一干二净,原因无他,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艺术。最公正最有情的也是时间──生时被误解,被冷落,死时连一口棺材也买不起,然而他的音乐却随岁月之河晶莹四溅地流向了未来。时间对他们来说决不是坟墓,而是功率无穷的扬声器。

高山巍巍,流水潺潺。能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徜徉于美妙的高山流水,真是人类的福分。

(节选自赵丽宏《流水和高山》,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4分)

A.“流水与高山”即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写作的缘起,还由题目展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先写莫扎特,

后写贝多芬,借这个题目,形象的表现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的特点,赞扬他们的音乐具有永恒的生命

力。

B.用“高山流水”象征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上心灵的相通,如同杜甫与李白之间,他们的友情一如

高山流水,绵延不绝。

C.“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运用了联想,表现了贝多芬音乐

气势磅礴、生机勃勃、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

D.文中说:“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这句话是

说贝多芬的音乐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气势磅礡的乐章,也有优美温婉的旋律。

E.文章由名山大川引出话题,既是虚指名山大川,也是实指中国的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及“钟子期

与俞伯牙”的故事,由此引出音乐大师莫扎特与贝多芬,可谓水到渠成,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2.结合文本,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内涵:(6分)

1)这样的境界,都是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2分)

2时间对他们来说决不是坟墓,而是功率无穷的扬声器。(4分)

3.从文中看,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请分条作答。(6分)

   相同处:                                                     

 不同处:                                                     

4.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表现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的魅力,请就他们共同的表现手法任选两种作简要赏析,各不少于50字。(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执手想看泪眼,              

3)遥岑远目,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                              ,如今有谁堪摘。

6               ,徒君之高义也。

7)市列珠玑,                             

8)羽扇纶巾,谈笑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1.首句“海棠花底东风恶”中的“花底”极有意蕴,请概括回答。(2分)

2.本诗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手法作具体分析。(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除外。6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临当大会,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喻指曰:“朕新莅庶事,一日万几,惧听断之不明。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而君屡以疾辞位。夫量主择君,不居其朝,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古人固有之矣,顾以为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徇节,常人为之,不望之君。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将立席几筵,命百官总己,以君到,朕然后御坐。”又诏袭:“须歆必起,乃还。”歆不得已,乃起。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子表嗣。                                            (选自《三国志·华歆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远人怀德,将襁而至         :背着

B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许昌  幸:希望

C荣弃禄,不究其位           委:抛弃

D 二贼之,可坐而待也        衅:祸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惧听断不明                    B为国以民为基

卒相与欢,为刎颈交               王曰:“谁可使?”

C而君屡疾辞位                  D须歆必起,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使牧羝,羝乳得归

3.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5分)

(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4分)

4.文言文材料中,华歆有着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用文中关键词或句子作答(回答两点即可)。(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