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

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FBFDFAFC    B. FDFCFBFA

C. FDFBFAFC    D. FCFDFBFA

 

C 【解析】【解析】 对A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2FAcos45°=mg 解得:, 对B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弹簧秤的示数FB=mg, 对C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弹簧秤的示数, 对D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 2FDcos75°=mg 解得: 则FD>FB>FA>FC,故C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平光滑的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的左端,M>m,它们一起以大小为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小车与竖直墙碰后立即以v0向左运动,m没从M上掉下. 求:

1)它们的最后速度?

2)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

3)小车至少多长?

 

查看答案

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1)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2)距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0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1)试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2)求该波的波速v;

(3) 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查看答案

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从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____m2(填写“>”“=”“<”);

2)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3)若改变两个小球的材质,步骤③中小球m1______(填写一定不一定)落在中间落点位置P

4)若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图中PM分别是小球m1碰前、碰后的落点位置,实验测得BM=15 cmBP=20 cm,则小球m2的落点位置BN=_______c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并不平行。某同学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画入射面ab,放置玻璃砖,使玻璃砖上界面对准ab
b.用针沿玻璃砖下界面确定出射面cd上的两点;
c.在ab面一侧插针P1P2
d.在cd面一侧插针P3,使之挡住P1P2
e.插针P4,使之挡住P3P1P2
f.移去针和玻璃砖。
1)请写出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序号,并写出对应正确的操作________

c.透过玻璃砖观察,在cd面一侧插针P3,使之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d.插针P4,使之挡住P1的像、P2的像和P3

2)改正操作中的错误后,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做好光路图,并测量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他重新放上玻璃砖,发现玻璃砖的出射面实际应为cd,如图中虚线所示,c′d′cd.则他计算出的折射率比真实值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