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两次拉橡皮条时不必将其结点拉至同一个位置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BD 【解析】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为了保证用两根弹簧秤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根弹簧秤作用的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其结点拉至同一个位置.故C错误.为了减小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动能相同的A、B两球(mA>m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运动,则可判定 (  )

A. 碰撞前A球的速度小于B球的速度

B. 碰撞前A球的动量大于B球的动量

C. 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大于B球的动量变化

D. 碰撞后,A球的速度一定为零,B球朝反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

一辆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是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点。已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1m/s,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7m/s。则汽车从AB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经过AB位移中点时速度是4m/s

B. 汽车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m/s

C. 汽车前一半时间发生位移是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的一半

D. 汽车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

 

查看答案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时并排行驶,则( )

A. 时,甲车在乙车后

B. 时,甲车在乙车前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 的半衰期是5,100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

 

查看答案

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结构模型

D.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