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8.6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AB两点的高度差;

(2)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0.45m; (2)96 N ; (3)0.5 【解析】试题分析:(1)小物块恰好从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据几何关系有: . 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得:h=0.45m (2)小物块由B运动到C,据动能定理有:mgR(1+sinθ)=mυC2-mυB2 在C点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NC′="96"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NC为96N. (3)小物块从C运动到D,据功能关系有:−μmgL=0−mvC2 联立得:μ=0.5 考点: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该题为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结合的综合题,要能够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关键能正确分析能量如何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可视为质点的木块由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为4m/s水平向右运动,水平部分AB的长度为2m,物体和AB间动摩擦因素为μ1=0.1,BC无限长,物体和BC间动摩擦因素为,木块过B点处能量损失不计。求:

(1)物体第一次到达B点的速度;

(2)通过计算说明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7°、大小F=10N的拉力作用,物体移动了L=2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F所做的功W1;

(2)摩擦力Ff所做的功W2;

(3)合力F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完成实验如下:该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1所示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

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2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0、1、2、3、4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1点到3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排球比赛中,假设排球运动员某次发球后排球恰好从网上边缘过网,排球网高H=2.24m,排球质量为m=300g,运动员对排球做的功为W1=20J,排球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2=4.12J,重力加速度g=10m/s2.球从手刚发出位置的高度h=2.04m,选地面为零势能面,则(  )

A. 与排球从手刚发出相比较,排球恰好到达球网上边缘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6.72J

B. 排球恰好到达球网上边缘时的机械能为22J

C. 排球恰好到达球网上边缘时的动能为15.88J

D. 与排球从手刚发出相比较,排球恰好到达球网上边缘时动能的减少量为4.72J

 

查看答案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体积可忽略),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顶点处以水平速度v0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0=,则物体对半球顶点无压力

B. v0= ,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mg

C. v0=0,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mg

D. v0=0,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