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

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开始闪烁,已知绿灯闪烁3秒后将转为红灯。请问:

(1)若甲车在绿灯开始闪烁时刹车,要使车在绿灯闪烁的3秒时间内停下来且刹车距离不得大于18 m,则甲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甲、乙车均以v0=15 m/s的速度驶向路口,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Δt2=0.4 s,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已知甲车、乙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5 m/s2a2=6 m/s2。若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开始闪烁时车头距停车线L=30 m,要避免闯红灯,他的反应时间Δt1不能超过多少?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之间的距离s0至少多大?

 

(1) 12 m/s             (2) 2.4 m 【解析】(1)设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甲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1根据平均速度与位移关系得: 所以有:v1=12m/s (2)对甲车有v0△t1+ =L 代入数据得:△t1=0.5s 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设乙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即: v0-a2t=v0-a1(t+△t2) 解得:t=2s 则v=v0-a2t=3m/s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s2=v0△t2+=24m 故刹车前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至少为:s0=s2-s1=2.4m. 点睛: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重点在于分析两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及临界条件的分析;必要时可先画出速度-时间图象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空军科研人员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成功.由于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零高度.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突然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的速度为20 m/s,试判断飞行员弹离飞机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B. 重复实验时,虽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

C. 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进行计算

D. 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

下列所给的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或速度时间图象中,能反映物体从某点开始运动又重新回到初始位置的图象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

B. 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也能安全停车

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D. 表中

 

查看答案

半径为r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两物体(  )

A. 机械能均逐渐减小    B. 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

C. 两球在最低点加速度大小不等    D. 机械能总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