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1,为一从波源发出的连续简谐横波在t=0时刻在x轴上的波形图像,图2为横波中...

如图1,为一从波源发出的连续简谐横波在t=0时刻在x轴上的波形图像,图2为横波中某一质点P的振动图像,若波源在t=7s时刻将波的频率变为原来的4倍,振幅不变,求:

①质点P的平衡位置;

②质点P在0~14s时间内,质点的振动路程。

 

①-6m处②640cm 【解析】 试题分析:①从图1可知得出:若波向x轴正向传播,则质点P滞后波源起振,其初始振动方向应该与波的前段质点振动方向一致,根据“上坡上,下坡下”判断,则P点起振方向应该是向下,而根据图2可判断质点P在起振时,其振动方向是向上的,所以波应该是向x轴负方向传播的 图2可知波的周期为4s,图1可知波的波长为8m 所以波的传播速度为 则图1的8m处时波源所在位置,0m处在t=0时刻是波的前端,经过3s波的前端传播到P点 根据x=vt=6m,所以P点位置在-6m处 ②根据图2可知,质点P在第3s末才开始振动,所以0~14s时间内,P质点实际只参与了11s振动 前4s振动周期为4s,路程为4A=80cm 后7s振动周期为1s,路程为28A=560cm 0~14s内质点振动的总路程为640cm 考点:考查了振动图像,横波图像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理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读图要细心,数值和单位一起读.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关系是必备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表所给出的4种单色光线在某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判断:

①将上述4种单色光混合成复色光,将一束此复色光从介质中射出,随着入射角增大,____________填“A”“B”“C”“D”光线在折射时最先发生全反射。

②将上述4种单色光分别利用相同的双缝干涉仪,测量其波长,在干涉仪的光屏上测得的相干条纹间距分别记为则间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理想气体封闭在两连通的导热容器中,左侧活塞面积为,质量为右侧活塞的面积未知质量为的初始状态下细绳对活塞的拉力是F=mg,且两活塞正好都在距底部高为h的位置静止。两容器底部连通部分体积可以忽略,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气体温度缓慢降低到并达到稳定状态

①在温度气体的压强

②在温度右侧活塞距离底部的高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干旱天气可以通过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从而保存土壤水分

B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无关

C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

D浸润和部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E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水平线MN上方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有一光滑绝缘平台,平台左侧靠墙,平台上有带绝缘层的轻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墙上,弹簧不被压缩时右侧刚好到平台边缘,光滑绝缘平台右侧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A、B两端点间距离L=1m,传送带以速率=4m/s顺时针转动,现用一带电小物块向左压缩弹簧,放手后小物块被弹出,从传送带的B端飞出。小物块经过MN边界上C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经过MN下方水平线上的D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传送带B端距离MN的竖直高度=04m,MN与平行间距=16m,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小物块的质量为m=01kg,带电量q=C,平台与传送带在同一水平线上,二者连接处缝隙很小,不计小物块经过连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当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最大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发生相对运动的时间t。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d,其底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杆ab、cd垂直于导轨放置,其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体杆cd的质量为m,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cd电阻均为R。导体杆ab在恒力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做匀速运动,导体杆cd保持静止状态。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37°=06,cos37°=08,求满足上述条件情况下,导体杆ab的速度范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