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装置,轴间距离AB长l=8.3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装置,轴间距离AB长l=83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达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总内能是多少?

 

(1)0.9m.(2)16(3)14155.5J; 【解析】 试题分析:(1)子弹射入木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反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v+Mv1′, 解得:v1′=3m/s, 木块向右作减速运动加速度:a==μg=0.5×10=5m/s2, 木块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 解得:t1=0.6s<1s 所以木块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向右运动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移动距离为:, 解得:s1=0.9m. (2)在第二颗子弹射中木块前,木块再向左作加速运动,时间为:t2=1s﹣0.6s=0.4s 速度增大为:v2=at2=2m/s(恰与传送带同速); 向左移动的位移为:s2=at22=×5×0.42=0.4m, 所以两颗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间隔内,木块总位移S0=S1﹣S2=0.5m方向向右 第16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移动的位移为:s=15×0.5m=7.5m, 第16颗子弹击中后,木块将会再向右先移动0.9m,总位移为0.9m+7.5=8.4m>8.3m木块将从B端落下. 所以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16颗子弹击中. (3)第一颗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Q1=mv02+Mv12﹣mu2﹣Mv1′2, 木块向右减速运动过程中板对传送带的位移为:s′=v1t1+s1, 产生的热量为:Q2=μMgs′, 木块向左加速运动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s″=v1t2﹣s2, 产生的热量为:Q3=μMgs″, 第16颗子弹射入后木块滑行时间为t3有:v1′t3﹣at32=0.8, 解得:t3=0.4s 木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S=v1t3+0.8 产生的热量为:Q4=μMgs,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15(Q1+Q2+Q3)+Q1+Q4 解得:Q=14155.5J;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综合性非常强,既有动量守恒定律又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要求掌握物理知识要准确到位,能够灵活应用,物体运动过程复杂,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分析清楚过程后,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车面上右端点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1,水平面上有与车右端相距为4R的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其圆周半径为R,圆周E处的切线是竖直的,车上表面与地面平行且与圆弧轨道的末端D等高,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D处,有另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2,两滑块质量均为m某人由静止开始推车,当车与圆弧轨道的竖直壁CD碰撞后人即撤去推力并离开小车,车碰后靠着竖直壁静止但不粘连,滑块1和滑块2则发生碰撞,碰后两滑块牢牢粘在一起不再分离车与地面的摩擦不计,滑块1、2与车面的摩擦系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人推车的力是水平方向且大小为,则在人推车的过程中,滑块1与车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

21的条件下,滑块1与滑块2碰前瞬间,滑块1的速度多大?

3若车面的长度为,小车质量M=km,则k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两个滑块最终没有滑离车面?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有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和B,A、B间用细绳相连,此时A、B处于静止状态,OA=3m,OB=4m若用水平拉力F向右缓缓地拉A使之移动1m,则重力加速度g=10m/s2).

1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F做功多少?

2若用20N的恒力拉A球也移动1m,此时A的速度达到2m/s,则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倾角θ=30°,一轻质弹簧底端固定,上端与M=3kg的物体B相连,初始时B静止,A物体质量m=1kg,在斜面上距B物体S1=10cm处由静止释放,A物体下滑过程中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AB经t=02s下滑S2=5cm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B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从碰后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2从碰后至返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体B冲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薄壁光滑导热良好的气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当环境温度为10℃时,用横截面积为10×10﹣2m2的活塞封闭体积为20×10﹣3m3的理想气体,活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外界大气压强为10×105Pa

1当环境温度为37℃时,气缸自由移动了多少距离?

2如果环境温度保持在37℃,对气缸作用水平力,使缸内气体体积缓慢地恢复到原来数值,这时气缸受到的水平作用力多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分子间在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最小

C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