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球A所带电荷量为+5Q,球B所带电荷量为-Q.现将...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球A所带电荷量为+5Q,球B所带电荷量为-Q现将球B与球A接触后,移到与球A相距为d处d远远大于小球半径).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时两球A、B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是   

A       B       C        D

 

D 【解析】 试题分析:而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平分总电量,故分开后,两球的带电量均为:,则根据库仑定律,库仑力为:,D正确; 考点:考查了库仑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由库仑定律可得出两球在接触前后的库仑力表达式,则根据电量的变化可得出接触后的作用力与原来作用力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B.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 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D. 由该定义式可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与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成正比

 

查看答案

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查看答案

“30m折返跑”中.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固定的折返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可视为质点,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该学生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学生全过程最大速度不超过Vm=12m/s.求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

 

查看答案

某高速公路单向有两条车道,最高限速分别为120km/h、100km/h.按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最小间距(单位:m)应为车速(单位:km/h)的2倍,即限速为100km/h的车道,前后车距至少应为200m.求:

(1)两条车道中限定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某一位置的车辆总数)之比;

(2)若此高速公路总长80km,则车流量达最大允许值时,全路(考虑双向共四车道)拥有的最少车辆总数.

 

查看答案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如下图 (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下图 (b)中图线1、2、3、4、5所示.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___.

(3)图 (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__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