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一段时间后返回到出发点。若物块上滑所用时间t1和下滑所用时间t2的大小关系满足t1∶t2=1∶,取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上滑加速度a1与下滑加速度a2的大小之比;

2)物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斜面倾角变为60°,并改变斜面粗糙程度,小物块上滑的同时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物块上,发现物块匀减速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与推力大小无关,求此时加速度大小。

 

(1)3:1(2)0.375(3)11.55m/s2 【解析】试题分析:(1)a1=a2 得 (2)上滑时:mgsin37°+mgcos37°=ma1 下滑时:mgsin37°-mgcos37°=ma2 得=0.375 (3)mgsin60°+N-Fcos60°=ma,N=Fsin60°+mgcos60° 得:mgsin60°+Fsin60°+mgcos60°-Fcos60°=ma 因为a与F无关,所以Fsin60°-Fcos60°=0 得出=ctg60°= 则,a=gsin60°+gcos60°=m/s2≈11.55m/s2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载舰机质量为m=225×104 kg,速度为v0=44m/s,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0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

(1)飞机着舰后,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阻拦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图为飞机勾住阻拦索后某一时刻的情景,此时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为F=1.2×105 N,减速的加速度a1=20m/s2,此时阻拦索夹角θ=106°,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求此时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

 

查看答案

一个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经6s前进12 m来到一段下坡路,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坡长24m,小球经4 s到达坡底求小球在斜坡上的加速度大小及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小车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2)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s1=202cms2=400cms3=601cm,则B点的速度为:vB=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图线.从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______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m·s-2
 

12
 

11
 

06
 

04
 

03
 

/kg-1[
 

40
 

36
 

20
 

14
 

10
 

 

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砂及砂桶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

1)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___,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没有)影响。

2)小张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測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是           

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车子的运动是匀速的,加速度是零。

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与纸带甲相同

C.纸带丙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快后慢

D.纸带丁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慢后快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力拉弹簧使之伸长至某个位置,并记录,再换一根细线牵引弹簧,使弹簧伸长到同一位置。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则两力的合力F=        NF1F的夹角分别为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