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率 B.加速度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率      B.加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B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物理量的理解要明确是如何定义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是标量还是矢量,如本题中明确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尤其是注意标量和矢量的区别. 【解析】 A、速率是线速度的大小,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速率是不变的,故A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是变化的量,故B正确; C、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故C错误; D、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AB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m=2kg的小物体在9N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B=5m,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运动到D点时,轨道对小物块作用力的大小;

3)小物块离开D点落到水平地面上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静止放着质量m=10kg的木箱,与水平方向成θ=60°的恒力F作用于物体,恒力F=2.0N.当木箱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4.0s,求

(1)4.0s内力F做的功;

(2)4.0s内力F的平均功率;

(3)4.0s末拉力F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位于距地面高h=3m倾角为37°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且经B点时无能量损失,最后滑到C点停止,求:

(1)AB段摩擦力做功,

(2)BC的长度s为多大?(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

把质量为3kg的石头从20m高的山崖上以30°角向斜上方抛出,抛出的速度v0=5m/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抛出至落地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2)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

为验证“拉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某同学到实验室找到下列器材: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电磁打点计时器、质量为200g的小车、质量分别为10g、30g和50g的钩码、细线、学生电源(有“直流”和“交流”档).该同学进行下列操作

A.组装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B.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C.选用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D.释放小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E.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b所示

F.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时,学生电源应选择用      档(选填“直流”或“交流”).

(2)该同学将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标为“0”,且认为打“0”时小车的速度为零,其后依次标出计数点1、2、3、4、5、6(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如图b所示.该同学测量出计数点0到计数点3、4、5的距离,并标在图b上.则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如果将钩码的重力在数值上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的动能增量为      J.(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2)中数据发现,该同学并没有能够得到“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量”的结论,且对其他的点(如2、3、5点)进行计算的结果与“4”计数点相似.你认为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写出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