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8N和10N       B.4N和10N     C.12N和2N     D.14N和2N

 

BC 【解析】 试题分析:A物体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弹力向上,则支持力F=GA-F1=8N-4N=4N,若弹力向下,而支持力F′=8N+4N=12N;对A、B整体分析,整体受重力、绳的拉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若支持力为4N,则拉力F2=GA+GB-F=10N;若支持力为12N,则拉力F2′=GA+GB-F′=2N; 故有两种可能:4N和10N;12N和2N;故选项BC正确。 考点:物体的平衡 整体法和隔离法 【名师点睛】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解题方法。 (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应用。 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 (2)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来回的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有可能不沿绳的方向

满分5 manfen5.com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查看答案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满分5 manfen5.com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A.满分5 manfen5.com           B. 满分5 manfen5.com          C. 满分5 manfen5.com         D.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指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向,从t=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原位置

B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A侧的某点

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B侧的某点

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

 

查看答案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