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它放在电梯中的力传...

某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它放在电梯中的力传感器上。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测得重物对传感器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设电梯在第 1s末、第4s末和第8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 v4和v8,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梯在上升,且v1> v4 >v8

B.电梯在下降,且v1> v4<v8

C.重物从1s到2s和从7s到8s动量的变化不相同

D.电梯对重物的支持力在第1s内和第9s内的功率相等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14所示,一块磁铁放在铁板ABC上的A处,其中AB长为lm,BC长为0.8m,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磁铁与铁板间的引力为磁铁重的0.2倍,磁铁与铁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在给磁铁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4m/s。不计磁铁经过B处的机械能损失,取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则:

6ec8aac122bd4f6e

(1)求磁铁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

(2)求磁铁在BC上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请分析判断磁铁最终能否第二次到达B点。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闭幕式演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弹跳鞋叫弹跳跷,主要是由后面的弹簧(弓)和铝件组成。绑在脚上,能够一步行走二到三米的距离,弹跳高度达到一至两米,是青年中新兴的一种体育运动。一名质量m=60kg的学生穿着这种鞋从距地面H=1.8m高处由静止落下,与水平地面撞击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h=1.25m,从落下到弹跳至h高处经历的时间t=2.1s。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学生与地面撞击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学生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3)学生对地面的平均撞击力。

 

查看答案

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13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试根据图象求:(g取10m/s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面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

如图,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已知F=200 N,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º。力F作用2s后撤去,斜面足够长。取g=10m/s2,且sin37º=0.6,cos37º=0.8。求:

6ec8aac122bd4f6e

(1)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3)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

 

查看答案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②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         N/m,乙弹簧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甲”或“乙”)。

③以下是一位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④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请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在图11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并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其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