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

如图,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已知F=200 N,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º。力F作用2s后撤去,斜面足够长。取g=10m/s2,且sin37º=0.6,cos37º=0.8。求:

6ec8aac122bd4f6e

(1)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

(3)物体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

 

(1)a=12m/s2    (2)5s      (3)2400J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②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         N/m,乙弹簧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甲”或“乙”)。

③以下是一位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④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请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在图11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并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其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使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8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      (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      (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利用插针法可以测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在白纸上做一直线MN,并做出它的一条垂线AB,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底面的圆心为O)放在白纸上,它的直边与直线MN对齐,在垂线AB上插两个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插上适量的大头针,可以确定光线P1 P2通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室中提供的器材除了半圆柱形玻璃砖、木板和大头针外,还有量角器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③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垂线AB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同时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                   ,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④为了确定光线P1P2通过半圆柱形玻璃砖后的光路,在玻璃砖的右侧,最少应插枚大头针。

⑤请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估计所插大头针的可能位置,并用“×”表示,做出光路图。为了计算折射率,应该测量的量(在光路图上标出),有:               ,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          。

 

查看答案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查看答案

物块放在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传输带上,且始终与传输带相对静止。则关于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传输带加速向上运动时,加速度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B.当传输带匀速运动时,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当传输带加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D.当传输带加速向下运动时,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

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种光束照射P时,在P的另一侧观察不到透射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