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形...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该化合物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

3)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在蛋白质中这种单位大约有________种。

4)合成该化合物的细胞器是________

 

三肽 脱水缩合 肽键 氨基 羧基 氨基酸 20 核糖体 【解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根据R基的不同将氨基酸分为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3.分析题图:题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③⑤是R基,④是肽键,⑥是羧基。 (1)此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3个R基(题图中的②③⑤)、2个肽键,是由3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三肽。 (2)图中④是两个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其结构简式是-CO-NH-,图中①是肽链的一端游离的氨基,图中的⑥是肽链另一端游离的羧基。 (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4)核糖体是合成多肽或蛋白质的场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 3 等份,进行 3 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 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C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________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

3)提高无磷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4)如果甲、乙和丙 3 组均在水温为 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 3 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___________,其制备过程为:配制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灭菌。

2)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诱导花粉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花粉处于_______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能促进_______的形成。

3)用消毒后的花蕾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_______产生愈伤组织。

4)一般经过20-30d培养后,会发现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_______上,以便获得再生植株。在花药培养中,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常会发生_______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不同的碳源对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以稻草粉、纤维素粉和滤纸浆为纤维素来源,研究了 ABCD 四种纤维素分解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

分解纤维素的酶活性(mg•mL/30min

稻草粉

纤维素粉

滤纸浆

A

027

024

056

B

068

034

063

C

083

033

078

D

018

030

053

 

 

1)实验室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除了碳源外还有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接种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有_____

2)实验室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一般要加入___________,该物质能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的_____的大小可作为判断纤维素酶活性大小的依据。

3)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若要分解稻草粉中的纤维素,则最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菌株。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个图形,要想图2转化成图1,正确的叙述是(   )

A.视野变暗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

D.图2放大的倍数小于图1

 

查看答案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汉坦病毒、鼠类、人类患者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A.455444

B.455448

C.458488

D.44584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