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解析】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提出其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从查哥夫那里得知DNA中嘌呤和嘧啶的含量相等,即A=T、C=G,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4年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及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B.完成该实验,需要DNA的提纯技术支持,DNA的纯度愈高,实验结果愈明显

C.该实验可以说明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

D.该实验说明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不同细菌而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D. 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查看答案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 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 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

 

查看答案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35S

B. 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35S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查看答案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