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

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的物质。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_________细胞内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呈递给_________、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是由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2)在A时期,HIV浓度下降,此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人体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式摧毁大多数病毒。在图中的B时期,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使病毒能逃避_________细胞对它的识别和攻击。

(3)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往往是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其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已经减弱或丧失。

 

特异性免疫反应 吞噬 T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 监控和清除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HIV感染人体为媒介,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可通过逆转录形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内,然后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据图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摧毁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破坏T淋巴细胞,使T细胞不断减少,导致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通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细胞裂解。据此答题。 (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吞噬细胞内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2)A时期为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此时HIV浓度下降,说明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式摧毁大多数病毒;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主要靠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病毒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在图中的B时期,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使病毒能逃避效应T细胞对它的识别和攻击。 (3)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往往是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其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已经减弱或丧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血友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由于凝血障碍,终身具有严重的出血倾向。下图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家系图的一部分。图中Ⅱ-2(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女都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在她的家族中,有很多后代罹患血友病。

(1)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室家系图中,Ⅳ-2为__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如果Ⅳ-1和Ⅳ-2再产下一个孩子,则为血友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调查图中Ⅱ-2(维多利亚女王)的祖先时,发现其祖先中有多位血友病患者,那么Ⅱ-2的血友病基因很可能来自于她的____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如果Ⅱ-2是血友病的第一代携带者,那么她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体细胞的突变,也可能来自突变的__________________

(3)在21世纪的今天,血友病仍然困扰着人类。有一对健康的夫妇,男方在核电站工作,女方在化工厂工作,该夫妇生下一患有血友病的男孩,于是向法院提出投诉,要求核电站和化工厂赔偿,请问,核电站和化工厂对此是否应负责任?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光照条件下,若环境中O2浓度高时,细胞内的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若环境中CO2浓度低、O2浓度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生产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图乙所示为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光合速率发生的影响,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该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晴朗的中午,细胞内02/CO2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此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填“光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生产实践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光呼吸,以减少产量损失。

(2)图甲、乙所示体现了______________种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生产实践中必须考虑它们的综合作用。若图示影响因素不变,对该植物追施适量氮肥,光合作用增强,原因是N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中的许多重要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例)的组成成分。

 

查看答案

某研究者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形成了多种变异类型

B. 虽然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但新生儿可能未接触过抗生素

C.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会向抗药性的方向突变

D. 新生儿通过从母体获取抗体对细菌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

B. 淋巴细胞只存在与淋巴中

C.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发现某水稻品种发生突变,产生了新基因SW1,其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既高产又抗倒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B. 进行“IR8水稻”的育种时,应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 “IR8水稻”拥有抗倒伏的性状,根本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

D. 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