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是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素(由2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合成过程图。含...

下图是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素(由2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合成过程图。含花色素的花为红色,否则为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传粉得F1中红花和白花植株比例为9:7,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F1红花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可能出现白花植株的约占8/9

B. F1白花植株相互杂交,所得的F2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C. F1白花植株自花传粉,根据F2的表现型不能推测该白花植株基因型

D. 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了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不变

 

B 【解析】据图分析,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花。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传粉得F1中A_B_(红花):(A_bb+aaB_+aabb)(白花)=9:7,F1中红花的基因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只有1/9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花,A正确;将F1白花植株A_bb与aaB_相互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红花,B错误;将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它们自交的后代都是白花,所以根据F2的表现型不能推测该白花植株基因型,C正确;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并没有改变基因型,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表述合理的是

A.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由于变量多而无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只设置一组实验但遵循了对照原则

D.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了测交结果是高茎:矮茎=1:1的假说

 

查看答案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仅由该物质的结构决定

C. 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

D. 人体细胞免疫中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

菊天牛是菊花的最主要的害虫,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卡那酶素抗性基因(kanR)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____催化,PCR—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三步。

(2)常用Ca2+处理土壤农杆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重组Ti质粒整合到菊花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上。

(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检验转基因菊花的抗虫性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组饲喂转基因植株,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正常植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害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易腐烂问题,引进果酒、果醋生产线进行葡萄的深加工,获得了较好效益,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再进—步转变为_______。从发酵条件看,与果醋相比,果酒的制作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时,接种所用的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其之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划线。

(3)在进行菌种A、B的扩大培养过程中,锥形瓶的瓶口应用透气棉塞塞住,并适时振荡锥形瓶,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检测葡萄果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溶液来鉴定。

(4)将葡萄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分析其中蕴含的原理_____

 

查看答案

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社会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统一整体的。

(2)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的丹顶鹤同化的能量不能100%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原因是________

(3)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首先要增加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其___________能力逐渐增强。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被排出体外,那么,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_,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