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表...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作答:

(1)表格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3)及时观察时,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是因为___________

(4)放置几分钟后,该组同学发现3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请分析:3组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1、2组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浸泡5min 有大量气泡产生 5滴 马铃薯块茎圆片的大小、浸泡时间(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用量、观察时间等) 强酸、强碱使马铃薯块茎圆片表面的过氧化氢酶失活 过氧化氢分解完毕 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气体得到积累,形成少量气泡(浸泡时间短,HCI、NaOH只破坏了马铃薯块茎圆片中部分过氧化氢酶的结构,使得过氧化氢分解减慢,放置几分钟后气体积累形成气泡) 【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另外作为一种酶收温度和PH的影响,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其失去活性;另外生物实验的设置一定要设置对照组.据(1)根据对照原则,①③是浸泡5分钟,由于第3组没有添加强酸或强碱,故酶的活性不会受影响,所以②有大量气泡产生。 (2)本实验pH才是自变量,故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如马铃薯块茎圆片的大小、浸泡时间、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用量和观察时间等。 (3)过氧化氢的快速水解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此反应没有正常进行就是因为酶失去了活性,即过酸或过碱导致酶失去活性了。 (4)当反应不再进行了,也就是过氧化氢消耗完了,没有气泡产生了;1、2组没有过氧化氢酶,但也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本身不是很稳定,长时间会自然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3)图中物质B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对不同氧浓度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及产物展开了研究,如图为测得的实验数据。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

C. 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a、b、C、d四种氧浓度下,酵母菌都能产生[H]和ATP

 

查看答案

下面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 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 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

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可知 (     )

A. 随着pH从5升高到6,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尽管pH从5升高到6,但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当pH=6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D. 当温度为任意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

图表示某实验员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应先将各组试管淀粉酶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与淀粉混合

B. 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 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