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中所有的...

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关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D 【解析】 试题分析:A、生物群落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因此该图中所有的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等,而地形、湿度、盐碱度等是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因素,B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分层现象,C错误;D、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群落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水平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特别提示]在热带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植物是:高山草甸、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组成

 

查看答案

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N

20

50

100

150

180

K-NK

090

075

050

025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

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   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根据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动物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