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3所示成分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1所在营养级

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1和4之间是双箭头,而且1、2和3都有箭头指向4,1和2都指向3。所以4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A.1是生产者,6可以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5代表呼吸作用,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营自养的细菌是生产者、营腐生的细菌是分解者、营寄生的细菌是消费者,B错误;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生产者,即1所在的营养级,C正确;D. 碳元素的循环具有全球性,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ra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査,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102千焦/m2/

 

GP

NP

R

1591

2 81

1223

87127

36969

50158

0 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 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查看答案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一个湖泊演替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2以前

D植物群落有分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