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ra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ra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査,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102千焦/m2/

 

GP

NP

R

1591

2 81

1223

87127

36969

50158

0 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 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C 【解析】 试题分析: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②是生产者,④是初级消费者,①是次级消费者,③是三级消费者,则食物链为②→④→①→③,分解者⑤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A错误;B.④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141.20×102千焦/m2/年,①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15.91×102千焦/m2/年。能量传递效率是15.91÷141.20×100%=11.27%,B错误;C.由于系统总呼吸量(12.23+501.58+0.54+79.13+192.59)=786.07×102千焦/m2/年小于系统的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总能量871.27×102千焦/m2/年),故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多,C正确;D.④初级消费者GP的去向中,不包括自身的粪便,自身的粪便属于生产者的GP,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一个湖泊演替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2以前

D植物群落有分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B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B脱落酸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

C密封贮藏会导致水果中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D乙烯利可用于诱导大麦种子产生淀粉酶

 

查看答案

生产上摘除棉花的顶芽是为了去除顶端优势现象下列有关一株棉花上的顶芽与侧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侧芽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顶芽

B侧芽生长所需的生长素是顶芽提供的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到侧芽

D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程度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