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3)杂交瘤细胞中有      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1)4 Y 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100 (4)不能无限增殖 【解析】 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6000以上,小鼠Y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效价最高,最适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融合体系中除了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自身融合产物,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且诱导之后的细胞融合不具有特异性,故体系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细胞. (3)杂交瘤细胞形成后,由于核膜具有流动性,故小鼠的免疫B淋巴细胞核与其骨骼瘤细胞核会融合形成一个杂交的细胞核.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和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融合后,染色体可达100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临时加倍为200条,但此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仍然不是能恶性增殖的细胞. 故答案为:(1)4 Y 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100 (4)不能无限增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

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由      (填化学键名称)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      末端,其产物长度为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的DNA片段.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了      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2n/4n 嵌合体胚胎是指用四倍体 (4n )胚胎与二倍体胚胎(2n )或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进行聚合,形成由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2n/4n 嵌合体胚胎的构建常用方法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细胞达到      时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      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

(2)2N的ES细胞来自胚胎发育过程的      期,本实验中从功能上说明了该细胞     

(3)2n/4n 嵌合体胚胎的构建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主要有:     

(4)ES细胞经嵌合体方法培育的动物与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动物相比,遗传物质来源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两个问题

I.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组织,然后经过      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      .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Ⅱ.某课外小组同学用愈伤组织同时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培养基中含3%的蔗糖,乙组培养基中不含蔗糖,经灭菌后接种,每组实验再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暗处培养.1个月后,观察植物体生长、分化情况,结果如表:

培养条件

甲组

乙组

光下

正常生长,分化

不生长,死亡

暗处

正常生长,不分化

不生长,死亡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      ;②     

 

查看答案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      基因;而cDNA文库中含有生物的      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      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      法将其导入植物      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      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      (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查看答案

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