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图中可知0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B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

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 【解析】已知R=出生率/死亡率,当R﹥1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当R﹤1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当R=1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曲线0~d段的变化趋势表明,在0~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后减,没有出现周期性波动,A项错误;在a~d之间,依据R值的变化可推知:田鼠种的群数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B项正确;该田鼠种群没有呈现逻辑斯谛(J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项错误;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R值相等,且均R﹥1,说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但自然增长率不等,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的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R值的含义以及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的起点、拐点、落点”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上的区段的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

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C.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

D.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查看答案

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a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b,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后期Ⅱ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B.a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b细胞中期Ⅱ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C.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末期Ⅱ的染色体组数目不同

D.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与b细胞前期Ⅰ的DNA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

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B.NE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NE需要受体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将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幼铃和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未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

B.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应该保持相等

C.GA对32P向两种幼铃的运输无显著影响

D.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可能棉花植株的内源激素有关

 

查看答案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肝细胞的分裂加快时,AFP合成会增加

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C.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

D.AFP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