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

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B.NE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NE需要受体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将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B 【解析】题图显示: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前膜摄取NE仅仅是反馈调节突触前神经元对NE的释放,不能传递兴奋,因此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A项正确;NE是一种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受体,B项错误;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这属于反馈调节,C项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D项正确。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抓住题图中的箭头所示过程的含义等,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幼铃和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未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

B.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应该保持相等

C.GA对32P向两种幼铃的运输无显著影响

D.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可能棉花植株的内源激素有关

 

查看答案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肝细胞的分裂加快时,AFP合成会增加

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C.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

D.AFP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植株的紧凑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与平展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同样栽培条件下,紧凑株型产量比平展株型高20%左右,但均不耐盐。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杂交,F1为紧凑株型,F1自交子代有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请回答:

(1)在杂交过程时,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2)紧凑型基因转录过程需要         酶,转录产物的加工场所是        

(3)为了快速培育耐盐的紧凑型玉米植株,育种工作者通过如下过程进行培育。

满分5 manfen5.com

用γ射线照射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        。在高浓度NaCl培养基中,仅有个别胚状体能顺利发育成幼苗,说明这部分幼苗的细胞核中出现         。获得的幼苗还需经过         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4)为确定荻得的某株耐盐植株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P     耐盐紧凑型 × 纯合普通平展型

F1        全为普通紧凑型

实验结果表明耐盐是       性状。进一步研究确定耐盐等位基因(A、a)与株型等位基因(B、b)是独立遗传的,请用遗传图解推测F1测交后代情况。

 

查看答案

染色体断裂的片段会在细胞中形成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微核率越大,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越大,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配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氯苯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

向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统计微核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该实验步骤中有错误存在,请指出             

(3)用曲线图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某种特定浓度的x物质可以使细胞抵抗氯苯对细胞毒害作用。为验证x物质这种作用,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同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五个细胞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               及等量培养液和人成纤维细胞。

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取各培养瓶中培养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          

 

查看答案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6-BA(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对染卷叶病毒的葡萄的品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6-BA处理染卷叶病毒的葡萄植株,得到结果如下表。

6-BA的浓度(mg/L)

卷叶病毒的含量(相对值)

叶绿素总量

(mg/g)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µmol/m2·s)

气孔阻力(cm/s)

0

31.2

1.637

2.088

7.45

0.391

20

30.9

1.826

1.723

7.83

0.360

40

31.1

2.259

1.811

8.42

0.242

60

31.7

2.038

1.732

7.75

0.386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上通常用          (激素)处理来获得无籽葡萄。采摘后喷洒          (激素)进行储存保鲜。

(2)从表格中关于卷叶病毒的相对含量的实验结果来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从表格数据得出,60 mg/L 6-BA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是        (填“促进”或“抑制”)。与对照组相比,6-BA处理后的植株吸收         光的能力增强,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光反应。同时叶片气孔阻力变小,促进            ,从而促进碳反应。

(4)6-BA可使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a/b降低,说明其对        (填颜色)的色素合成具更大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