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在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样方的大小...

(1)在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样方的大小一般以      为宜.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完成“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设计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      (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30ml      (对照组).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      ,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

⑦观察A1、A2、B1、B2四支试管中的颜色.

 

(1)1m2的正方形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2)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碘液 【解析】 试题分析:(1)在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对照组).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 ⑦观察A1、A2、B1、B2四支试管中的颜色. 故答案为:(1)1m2的正方形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2)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碘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可以调节气孔的开闭

B.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的萌发

C.利用细胞分裂素可以贮藏保鲜农产品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

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查看答案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查看答案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提出合理的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