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4秋•石景山区期末)番茄是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4),其正常叶对马铃...

(2014秋•石景山区期末)番茄是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4),其正常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有一种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如图所示)称为三体番茄,其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时,3条6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然后配对的2条6号染色体正常分离,另1条不能配对的6号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任意一极,其余的染色体均正常.

满分5 manfen5.com

(1)从变异类型分析,三体番茄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2)以马铃薯叶(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假设D(或d)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并在答题卷指定的方框内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以上结果的过程(要求写出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叶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

 

(1)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2)①正常叶:马铃薯叶=1:1 ②正常叶:马铃薯叶=5:1 ③分离 【解析】 试题分析:(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由于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所以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其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2)①由于D(或d)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马铃薯叶(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与正常叶(DD)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子),则F1的基因型为Dd,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dd)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1:1. ②由于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马铃薯叶(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与正常叶(DDD)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子),则F1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D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2:2:1,因此,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5:1. ③番茄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2)①正常叶:马铃薯叶=1:1 ②正常叶:马铃薯叶=5:1 ③分离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某绿色植物,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不同光照下,该绿色植物从容器中吸收的CO2净增量36mg/h(定值),若放在黑暗环境中,测得容器内CO2净增量为20mg/h,现分别在m勒克斯(lx)和n勒克斯(lx)光照强度下测得有关数据(如图),设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扩散到叶绿体中被利用的转化率为定值a.

满分5 manfen5.com

(1)a值为     

(2)光照强度为n lx时的呼级作用强度      黑暗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填“<”“>”或“=”),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3)在光照强度为n lx的条件下放置4h,然后移入黑暗中      h后,有机物净积累量为零.

(4)设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6CO2十12H2O→C6H12O6十6H2O+6O2(条件:光和叶绿体),在p lx光照下1h内实际合成C6H12O6的量为60mg,则在此段时间内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平均速率为      mg/h.

 

查看答案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一.实验分组:

A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D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A组

40.0

42.0

18.0

B组

1.0

11.0

88.0

C组

21.0

42.0

37.0

请下列回答:

(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写出2种).

(4)为进一步探究K+和Na+对促进叶片气孔开放的综合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实验方案.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为7的      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剪取同样大小的若干叶片小块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⑤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K+和Na+都能促进叶片气孔开放,且作用效果可叠加.

 

查看答案

(2014•山东校级模拟)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如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丙>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

(2015•蒙山县模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

(2015•菏泽一模)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