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富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富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这反映了

A.古代的农本思想 B.重农抑商的思想

C.工商皆本的思想 D.中国落后的病因

 

A 【解析】 由材料“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可知,徐光启认为农产品粟帛就是财富,反映了其重视农业强调农本的思想,故选A项;材料虽反映了重农的思想,但并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徐光启强调的是以农为本而非工商皆本,排除C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没有使中国落后,中国落后的病因在于明清时期依然坚守抑商政策,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史料记载,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种现象说明

A. 当时工匠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

B. 当时工匠摆脱了封建官府对其人身的控制

C. 当时工匠履行封建义务的银差化

D. 工匠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 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 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 提倡知行合一

D. 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囊括了三省的主要职权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皇帝的德行如果使人民安乐,那么天就让他当皇帝,做自己在人间的形象代言人和执行者;倘若危害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损害了天的尊严和形象,就要收回皇帝的“代理权”.这说明董仲舒的思想

A.具有民主思想 B.宣扬“君权神授”

C.要求限制君权 D.背离了传统儒学

 

查看答案

在察举制中,考试最初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检验,后来逐渐变成了整个察举的中心环节.既然文化知识由知识群体所掌握,那么文化考试就不能不采用为知识群体认可的评价标准.察举制采取文化考试

A.为隋唐改革选官制度所借鉴 B.使选官回到以德取人的旧例

C.使考试成为唯一的选官标准 D.打击了门阀士族的文化垄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