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类别 地理位置 晋 同姓 今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类别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诸侯所占比例

 

分封类别

所占比例

姬姓诸侯

约75%

异姓诸侯

约25%

 

 

材料三宜侯(cè)铜簋(ɡuǐ)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了什么作用?

(3)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否仿效西周分封制治国?说明理由。

 

(1)特点:从分封对象上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贵族、姻亲、殷商旧贵族等。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分封内容上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等。从内部关系看,等级秩序严格。 (2)西周前期,分封制起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形成众星捧月般的严密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西周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壮大,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3)不能。理由:分封制下,诸侯拥有相对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这就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 【解析】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分封的对象和地域的差别;材料二反映了分封制下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材料三体现了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关系。由此可概括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可从分封对象、地理分布、分封内容等方面思考作答。 (2)关于分封制对西周政权的作用,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等方面思考作答。 (3)解决本问首先要表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世统治者不能仿效西周实行分封制治国;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分封制的弊端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查看答案

据载,某朝“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这里所说的“大臣”应是

A. 明代的殿阁大学士

B. 明代的内阁首辅

C. 清代的六部官员

D. 清代的军机大臣

 

查看答案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表明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B. 加强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查看答案

清初,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A. 内阁

B. 南书房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军机处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专制统治的加强

C. 监察体制的完善

D. 建筑艺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