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

(1)平静和满足:人们放松对非物质价值观的坚守,变得越来越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

(2)幻灭和痛苦:当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性需求时,生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旧的精神权威被证明是假的。

(3)挽救价值观:他们的注意力被重新引导到人类生活的性质和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再次找到它。

(4)创造力时期: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生活有了新的含义,幻灭消失;生活再次变得可以忍受/宜人。他们是幸福的。

(5)平静和满足的状态:这一循环周而复始。

—整理自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示例1:西周末期,随着生产力进步和私田的开垦,诸侯开始争夺土地和人口,追求物质享受,周天子权威下降,这是“平静和满足”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礼乐制度崩溃,人们不再坚守以往的价值观。诸侯掀起一系列争霸战争,漠视人民的生命,这是“幻灭和痛苦”阶段。于是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各个学派针对现实提出自己的主张。儒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同时要求君主以德治国,爱惜民力。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和法家、道家等思想,提出新儒学。从此,儒学成为主流思想。达到了“挽救价值观”的目标。思想的统一巩固了汉朝的统一,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汉朝的繁荣,这是历史进入了“创造力时期”。 示例2:西欧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现世的享受、追求物质财富,社会上出现了“寻金热”,这是“平静和满足”时期。传统的天主教会却主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天主教会的束缚,打破以往精神权威,这是“幻灭和痛苦”阶段。于是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强调人性反对神性,打破天主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实现自我价值。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摆脱君主专制和教会束缚。这是“挽救价值观”时期。经过一系列思想解放,资产阶级开辟了新航路,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了工业革命,确立了代议制,资本主义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是历史进入了“创造力时期”。 【解析】 此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能以准确史实为依据对观点加以论证,史论结合,注意逻辑的严密与思路的条理清晰,规范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材料二20世纪初,英国各界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1909年实施的《养老金法》规定,年满70岁(1901年英国男性的预期寿命为51岁)、品行良好、勤于工作的英国老年公民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该法的补贴标准是每周1—5先令,相当于一个工人周薪的五分之一。该法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对老年人的责任,落实了由谁养老的问题。

1925年,《养老金法案》实施了部分缴费性养老金计划,缴费由个人与雇主分担,补贴标准增加为每周最高10先令。1940年,英国政府将女性退休年龄降至60岁;1965年,男性退休年龄降至65岁。65岁和60岁成为男女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起始年龄。2011年英国公布的《养老金法案》规定,英国女性65岁退休标准将提前在2018年11月前实行;而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间,男女退休年龄将统一提高到66岁。

—据唐军《20世纪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养老政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相位被罢免。这表明(  )

A.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 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 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 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

 

历史材料

出处

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

《汉书·武五子传》

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汉书·儒林传》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

 

 

A. 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

B. 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

C. 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 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

 

查看答案

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最多。这表明当时

A.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儒学影响治国理政

C. 皇帝普遍虚怀纳谏

D.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查看答案

以下是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据此表可知,当时选用丞相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时期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汉武帝

5

3

1

3

汉宣帝

 

 

4

1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A. 重用文臣贬抑武将

B. 兼顾德才两重标准

C.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D. 利用中朝牵制外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