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A. 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 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 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D. 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圈地是以皇帝下诏的合法形式进行的,为满足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对土地的需求以及随清军入关的东北境内其他民族对土地的需求,“圈地自此始”。……“顺治四年(1647年)以前圈地数达圈地总数的89%”,到康熙五年(1666年),全国约圈地167000顷,加上各省驻防旗人所占土地,总数高达227000顷,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1/20以上。……清初大规模圈地导致“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仰赖租种旗地以为生”。

—摘编自秦维宪、薛小荣《康熙帝遏制圈地浪潮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到了18世纪,圈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改变了国家由国王控制的局面,确立了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在议会通过相应的圈地法令后进行圈地,这便是议会的私法圈地。在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了4763件与圈地有关的法案。

—摘编自王田田《英国圈地运动中的法律规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初圈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圈地运动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圈地和英国圈地运动的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元帝初元元年,关东遭灾,朝廷下旨:“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赈救,赈寒者衣。”

—《西汉会要》

“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八月,置安济坊养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钱米依居养法,医药如旧制”。

—《宋史·食货志》

材料二我们补救的措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其目的在于救济,减少和预防未来的失业;第二类是为了在当前紧急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救援失业者。我们社会保险立法就是解决第一种的尝试,我们的工赈计划则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尝试。

—王营宝《浅析罗斯福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有哪些方面以及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苏联1951~195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8%,1956~1960年为9.1%,1961~1965年为6.5%;同期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1%、10.4%和8.6%。这反映了当时

A. 工农业经济发展走向平衡

B. 科技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C. 国民经济的发展日益缓慢

D. 工业开始落后于农业经济

 

查看答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所以苏联必须加强国防,大力发展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重工业。而以苏联的经济情况,国家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将权力集中于中央。这说明

A. 新经济政策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B. 危险的国际局势促进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苏联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D. 西方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有利时机

 

查看答案

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书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这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 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 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 “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