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苏联1951~195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8%,1956~19...

据统计,苏联1951~1955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8%,1956~1960年为9.1%,1961~1965年为6.5%;同期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1%、10.4%和8.6%。这反映了当时

A. 工农业经济发展走向平衡

B. 科技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C. 国民经济的发展日益缓慢

D. 工业开始落后于农业经济

 

C 【解析】 材料中无论是社会总产值还是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都持续下降,说明国民经济发展日益缓慢,故选C;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导致工农业经济发展走向平衡,排除A;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科技水平并非严重落后,排除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农业依然落后于工业,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所以苏联必须加强国防,大力发展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重工业。而以苏联的经济情况,国家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将权力集中于中央。这说明

A. 新经济政策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B. 危险的国际局势促进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苏联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D. 西方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有利时机

 

查看答案

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书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这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 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 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 “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社会福利制度,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到现在,各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占政府总开支的一半以上,惠及广大基层民众。这说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A. 保障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B. 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C. 遏制了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D. 调动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有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这表明新政

A.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利益

C. 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 稳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大众传媒渐次发达。各种女子报刊,从服装到鞋帽,从化妆到美容,应有尽有。有不少文章具体指导如何修成“摩登的脚”、“怎样使手美观”,对新式服装的裁剪图样有时也有介绍。这表明近代大众传媒

A. 改变了妇女传统思维方式

B. 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 是妇女走向时尚的推介者

D. 成为时装流行的关键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