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

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A.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C. 科举抑制了技术创新

D. 政府轻视技术革新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棉纺织技术缺乏革命性的动力,故A项正确;农民的购买力低下、科举抑制了技术创新、政府轻视技术革新是中国棉纺织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中这段话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查看答案

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者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 北方政局动荡

B. 北方人民南迁

C. 对外贸易繁荣

D. 经济重心南移

 

查看答案

“(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叙述的是一种

A. 灌溉工具

B. 播种工具

C. 插秧工具

D. 运输工具

 

查看答案

“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 规模宏大

B. 不计成本

C. 精耕细作

D. 分散经营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贽(754—805年),浙江嘉兴人,十八岁登进士第。唐德宗时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针对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陆贽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他指出把国家兴衰说成由于天命是荒谬的,治乱由人,不在天命,他还劝诫德宗只要“勤勉不息,足致升平”,充分肯定了人在治理社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还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他还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居重以驭轻,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的道理,他认为,唐太宗由于妥善处理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处于“居重驭轻”的有利地位,因而能够保持安定统一的局面。为了能够合理地发现人才,他提出了“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重要原则。他认为“谏而能从,过而能改”是“帝王之大烈”,皇帝要保持谏路畅通,要善于纳谏,必须克服堵塞谏路的弊端。他认为政府应限制土地兼并,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降低剥削率,“裁减租价,务利贫人”,适当缩小“贫富悬绝”的巨大差距。陆贽认为要想治国,“未尝不文武并兴,农战兼务”,军事上要善择将帅,奖惩分明,注重军粮的贮积、借给和运输。《新唐书》的论赞中说他的思想“可为后世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议论多达39篇之多。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称“陆贽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隋唐时期)

(1)根据材料,概括陆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陆贽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