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

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 【解析】 根据“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A正确;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查看答案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查看答案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商品经济的发达

C. 文官制度的影响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三纲五常”等名词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即(  )

A. 家国同构    B. 中央集权    C. 儒表法里    D. 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