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

B. 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

C. 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 【解析】 材料中“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说明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故D项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材料无法体现,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前,粮食商品率只总产量的10%以下。到光绪二十年(1894)全国粮食商品率为16%。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A.外国资本的冲击                             B.通商口岸的开放

C.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D.世界市场影响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B. 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有序化大大加强

C. 它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束

D. 它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其中B、C曲线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 美国、德国

B. 中国、英国

C. 英国、德国

D. 英国、美国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工业革命的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