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其中B、C曲线...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其中B、C曲线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 美国、德国

B. 中国、英国

C. 英国、德国

D. 英国、美国

 

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从1750年以后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完成,跌日工业革命美国取代英国超越世界经济霸主,故图片中地表的是英国和美国,故D项正确,其他国家均不符合表格中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工业革命的需求

 

查看答案

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A. 殖民活动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欧洲殖民者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为目标

C. 欧洲殖民者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

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

A. 资本主义人数剧增

B. 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C. 雇佣劳动力增加

D. 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查看答案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