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C 【解析】 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A.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查看答案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查看答案

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的生产的特点是

A. 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

B. 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

C. 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

D. 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

 

查看答案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里“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私有土地的出现

B. 小农经济的产生

C.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D. 租佃关系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