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美国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到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受到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是20世纪90年代的状况,排除;B项是指1955年华约的建立,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意识形态,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优越性;资本主义存在就等于战争,资本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战争不可避免,苏联人民要应对战争准备。这次讲话在欧美国家引发强烈震荡。斯大林的讲话

A. 是对英美冷战政策的反击

B. 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缓和

C. 为组建华约集团制造舆论

D.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查看答案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暴动,沙皇下令解散杜马,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材料表明俄国

A. 二月革命完成社会转型

B. 沙皇统治权力遭到削弱

C. 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D.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查看答案

(题文)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 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 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 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查看答案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B.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记述在客观上体现了

A. 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 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 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