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B.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A 【解析】两部宪法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供了法律依据,故A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属于民主制度的建立,而不是重建和完善,故B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记述在客观上体现了

A. 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 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 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查看答案

“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现象共同体现了

A. 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 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

C. 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D. 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

 

查看答案

(题文)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乡政府下设行政村,行政村下设自然村。行政村设村主任,自然村设村长,村主任和村长均由该地区的选民选举产生。据此可知,在中国

A. 基层民主选举受到各阶层的欢迎

B.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C. 基层选举制成为基本的政治制度

D.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有其历史渊源

 

查看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

C. 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

D. 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日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