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

B. 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1

C. 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

D. 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耘耥”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是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长,造成劳动力的过剩。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而不是限制技术,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诗人张来在《阜谣》中写道……楚天万里无纤云,早气塞空日昼昏。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努力踏车莫厌勤,但忧水势伤禾根……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曲辕犁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查看答案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

 

查看答案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