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B 【解析】 试题据材料“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大权独揽,不是宰相,故A排除。宰相可以参与决策,监督执行,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秉承诏令,上传下达,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拾遗补阙,以备顾问,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革易时致,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苏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以理人之要,在于清心而已。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乃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其二,敦教化(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其三,尽地利(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其四,擢贤良(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人……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其五,恤狱讼(性则为善,情则为恶。善恶既分,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惩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则怨叛之心生);其六,均赋税(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人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

—摘编自《北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苏绰改革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绰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一: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二: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请回答:

(1)梭伦曾经写诗描述他的改革措施:“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谈谈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2)根据材料二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查看答案

“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

B. 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C. 俄孤军作战难以对抗强敌联合

D. 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查看答案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 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 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 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 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