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拟话本中出现大量“经商故事”,组这些作品却往往没有突出“商人逐利”的情节特征...

明清拟话本中出现大量“经商故事”,组这些作品却往往没有突出“商人逐利”的情节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B. 正统文化情结的影响

C. 拜金思潮遭到社会的鄙视

D. 文人缺乏商人逐利的经历

 

B 【解析】 在经商故事中,却没有突出“商人逐利”,这是因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不符合大量的“经商故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鄙视拜金思潮,故C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万人)

耕地(万顷)

耕地负荷(人/顷)

米价(千文/石)

1724

533.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 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 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力

C.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 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在古代中国,刑事审判权的行使是确保社会安定和统治秩序建构与维护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运兴衰与百姓生活苦乐。在宋代,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宋代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

A. 保障审判权依法行使

B. 消灭官员的腐败问题

C. 审判中实现人人平等

D. 缓解君臣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本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

A. 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

B. 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

C. 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

D. 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