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赞成说)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反对说)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赞成说)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反对说)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自960年建立到1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评述型试题,以“关于宋代观点”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首先归纳材料的观点,然后迁移所学知识、选取论据进行论证。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来往的要求。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体制格局。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又提出“争取在五年内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主要目的是

A. 主导日美同盟

B. 大力宣传军国主义

C. 开拓海外市场

D.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查看答案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A. 可以多角度反映马歇尔计划的历史影响

B. 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C. 马歇尔计划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D. 出于各自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最能体现出德国保守主义的是

A. 由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D. 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