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来往的要求。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体制格局。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

 

(1)特点:倡导“王道”,主张和平共处;居高临下,怀柔远人。 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儒家思想的影响;宣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 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 评价: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适应列强的侵略需要,具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 (3)特点:较为公开透明;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原因: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要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中的倡导“王道”,反对“霸道”、和平友好,敦睦邻邦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至于原因则要从经济方面、思想方面、体制方面等进行综合分析,例如,经济方面要突出明初经济实力雄厚、国力强盛等。 (2)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要从外交观念的变化和外交机构的建立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例如,总理衙门成立就属于正式外交机构的建立,而在评价时要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例如,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外交逐渐融入世界、和世界接轨等就属于积极方面的评价。 (3)多边外交的特点在材料三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材料中的“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就可以直接作为答案。至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要从改革开放的需要、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又提出“争取在五年内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主要目的是

A. 主导日美同盟

B. 大力宣传军国主义

C. 开拓海外市场

D.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查看答案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A. 可以多角度反映马歇尔计划的历史影响

B. 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C. 马歇尔计划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D. 出于各自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最能体现出德国保守主义的是

A. 由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D. 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查看答案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 建立有效的和有限的政府

B. 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的地方政府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