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又提出“争取在五...

1991年4月日本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又提出“争取在五年内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主要目的是

A. 主导日美同盟

B. 大力宣传军国主义

C. 开拓海外市场

D.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解析】“向海外派兵、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等字眼说明日本想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即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不涉及日美同盟、军国主义以及开拓海外市场方面的信息,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A. 可以多角度反映马歇尔计划的历史影响

B. 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C. 马歇尔计划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D. 出于各自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

 

查看答案

《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最能体现出德国保守主义的是

A. 由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D. 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查看答案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 建立有效的和有限的政府

B. 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的地方政府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查看答案

1782年秋,英国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 议会随时需要得到国王信任

B. 反对派议员可直接要求内阁垮台

C. 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力量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