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意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来华时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摹本,这张中国最早的“世界...

下图为意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来华时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摹本,这张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佐证了

A. 中国仍处在世界中心的地位

B. 传教士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D. 西方人接受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故B项正确,A项错误;B项是20世纪初,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天圆地方”的思想,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若你想做有关明代内阁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资料应该来自(  

A.记录片                   B.《明史》记载

C.民间传说                 D.经过证实的带有票拟批红的奏章

 

查看答案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查看答案

读下图(秦朝疆域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 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君主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司法审判时,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又称“引经断狱”。由此可见

A. 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

B. 西汉时期的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

C. 《春秋》是司法审判唯一依据

D.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